Search

“𝓒𝓪𝓽𝓬𝓱 𝓜𝓮 𝓑𝓪𝓫𝔂 𝓒𝓸𝓶𝓮 𝓪𝓷𝓭 𝓓𝓲𝓿𝓮” 深度剖析

┄┅┄┅...

  • Share this:

“𝓒𝓪𝓽𝓬𝓱 𝓜𝓮 𝓑𝓪𝓫𝔂 𝓒𝓸𝓶𝓮 𝓪𝓷𝓭 𝓓𝓲𝓿𝓮” 深度剖析

┄┅┄┅┄┅┄┅┄┅┄┅┄┅┄┅┄┄┅┄┅┄┅┄┅

「首次聆聽〈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至多時,都還悠行在一股精修過的美麗感知和情緒之間。然而,要判定該曲真正的情緒,首先必須將主歌開始往後的佈排一併拋棄,僅須對準曾稔文於歌曲開始即哼出來,也就是「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旋律構成的單音段落,便能明白這是一首極度悲傷的歌。

對於這樣的定奪,或可再以導演朱旻修為〈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執導的 MV 作為參照。導演有意識將歌曲的情緒軸線凸顯,並隱忍哀傷一步步揭開他對此曲的投射。片中兩線人物因山中奇遇有了交點,彼此映照出對生命輕重的體悟與態度,作為劇中第一道悲傷的門;再往原初的情緒軸線於兩方各自察發異樣而對應出的竊鬧和疑諱,劃下第二道悲傷的痕跡;而再更掘一層,是在課室間導演無奈又任性的揭露兩方於世代上根本存有的無能諒解,作為他悲傷的至大狀態。這樣絕對的安排同時也帶著未明謀和的手法,讓原本不相干的全都牽扯一起,悲傷於是更泛了無邊;看導演穩穩抓著憂哀的軸線,在片中一刻都無鬆脫,以兩方襯伴出來情緒上以及角色的重塑、對倒並又疊合的手法,呈現著現實裡始終相伴的哀傷的趣味,鏡像般令觀者內外全知。當發現劇終不提供絲毫解答或說明的時候,才注意到歌曲始末都有的卡帶收播聲,便告示這可能是一樁無心的回憶,又再次證明每顆心之間,必然斷層的狀態。

〈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的 MV 整體十分符合樂團個性,又能感受到導演跨度自身對該曲的印刻,以一個主要詮釋者來進行創作。因此,無論上述腳本中常是對照的兩線人物、入山的緣由、不同世代間的斷層,或單純生命態度的輕重等,都存在一念對無情世態當之必然的承受。甚至在導演與樂團之間,也同樣存有這樣輕可平淡無傾,重則牽動感知的引力;兩方的默契和信任,創造出來凝實複雜的感受,讓〈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的文本膨起豐富性,接收更多向度的觀點。這以歌、以劇本可獨立看待又能疊合品察的兩個優秀主體,使兩方都呈現出創作上的開放性。

許多創作者都積極尋找感覺,它並不難找,甚至可以借位、複製,也禁得起一定時間的削耗,然而,大多卻以為可以永遠安心的使用它,最後掉入一種虛無循環,缺乏價值性,它最大的可能只是造引潮流,運輸更多心靈邁進空泛。進階者,會以現實性一起操作感知,但往往抵不過現實所帶來的慣性,就循著能夠預知的好處,最後割起自己的稻田。至善者,是能讓現實與感覺自由發展的人,一種為無為、欲將本心往宇宙通達的知的狀態,找尋自身本貌並成就內外吻合的我;從〈Catch Me Baby Come and Dive〉歌與 MV 的文本,皆透露他們的作者具備這樣的氣息。」

┄┅┄┅┄┅┄┅┄┅┄┅┄┅┄┅┄┄┅┄┅┄┅┄┅

真的很謝謝 耳道運行式Phantasmagoria 、還有此文的撰寫者林睿哲細膩到驚人的耳朵和眼睛和手,可以這樣被細細地感覺和分析真的非常感動和幸福。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